IS2020RKPSG3A 外高桥造船交付SEASPAN第四艘7000TEU集装箱船

2024-03-27 | no responses

3月2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加拿大Seaspan Corporation建造的7000TEU集装箱船系列第四艘“举贤”轮(ONE RECOMMENDATION)签字交付。该船已于3月21日完成命名。 “举贤”轮由上海船舶设计院(SDARI)进行详细设计。IS2020RKPSG3A 该船总长272米,型宽42.8米,型深24.6米,设计吃水15米,设计航速21.0kn。使用MAN 6G80ME-C10.5主机,满足TIER Ⅲ及EEDI Ⅲ规范。 IS2020RKPSG3A 该型船舶采用“S-BOW”线型,船体线型根据船东营运特征按多个吃水和多个航速不同权重经过多轮综合优化,配合低能耗主机、高效螺旋桨、全悬挂扭曲舵和节能导管,船首装有节能挡风罩,极大优化了油耗性能,满足第三阶段能效设计指数(EEDI)要求以及NOx Tier III排放标准,安装有混合式脱硫装置,是一款绿色环保型集装箱船

Read More

IS400JPDHG1ABB IS410JPDHG1A 再进一步!地中海航运达成协议收购法国货代Clasquin

2024-03-27 | no responses

航运界网消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MSC)旗下子公司SAS达成签署收购中型法国货代嘉世坚(Clasquin )的协议。 具体而言,经过自去年年底开始的排他性谈判,MSC旗下子公司SAS和Clasquin达成协议,SAS将收购这家法国中型货代42%的股份,并将提出对Clasquin剩余股份的公开要约收购。 根据Clasquin官方3月21日发布的公告,Clasquin的控股股东和董事长Yves Revol 和总部位于里昂的私募基金Olymp目前持有这42%的股权。SAS报价为每股142.03欧元,略高于分析师预计的130-140欧元,总价为3.25亿欧元。 这笔交易也得到了IS400JPDHG1ABB IS410JPDHG1A 首席执行官和高管理团队的支持,他们也承诺在公开要约收购中卖出自己的股份,约占总股本的8.5%。 与此同时,SAS将以相同的价格将向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提出对Clasquin剩余股份的公开要约收购,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退市。 在2023年业绩电话会议上,Clasquin首席执行官Hervé Morin透露,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特设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提议任命一名独立专家,负责起草相关文件。在审查了独立专家的报告、特设委员会的建议以及Clasquin内部相关机构的意见后,董事会将再次开会。 他表示,收购完成后,Clasquin集团将继续维持目前的管理团队和品牌,特别是在集团旗下品牌Clasquin、Timar、LCI Clasquin Cargolution、CVL和Exaciel开展业务。 该交易预计将于年底完成,仍需获得例行的监管机构的批准。 收购Clasquin将是MSC进军更广泛物流领域战略的最新动作。Hervé Morin解释称,,Clasquin可以同MSC旗下非洲全球物流(AGL)产生协同效应,为其提供往返非洲大陆的国际货运网络。 40多年来,IS400JPDHG1ABB IS410JPDHG1A 着力于发展西欧与海外地区之间的进出口运输,尤其是西欧与亚太地区以及与北美地区之间的进出口运输;作为西欧-亚洲进出口线路的先驱者,Clasquin在亚太地区设立了23个办事处,并且建立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近年来,Clasquin在非洲经历了强劲的增长,通过其位于摩洛哥的子公司Timar,在几个非洲国家都有业务。 2023年全年,Clasquin实现营收5.6亿欧元,同比下降35.9%;毛利为1.4亿欧元,同比增加2.2%;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3610万欧元,同比下降10.4%;全并净利润为1990万欧元,同比下降16.0%

Read More

IS210BPPCH1AD-IS200AEPAH1BHC 蝶变回眸!712所助力拖轮动力系统绿色转型

2024-03-27 | no responses

IS210BPPCH1AD-IS200AEPAH1BHC拖轮是在港口水域协助大型船舶完成进出港、靠离码头、掉头等复杂操作的特种作业船舶,以其强大的动力和灵活的操作性在航运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拖轮所使用的传统大功率柴油燃机所带来的颗粒物排放问题,已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绿色转型和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船舶第七一二所始终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响应环保号召,在“双碳”国家战略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绿色智能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产业,正以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精神,为拖轮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港口作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1艘 2020年,为连云港港口的首艘4000马力纯电动拖轮提供了核心动力系统和设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该电动拖轮设计总长36米,型宽10米,型深4.5米,吃水3.5米,航速不小于13小节,工作时长不低于8小时,总电量设计为5000千瓦时,可达到4000马力常规拖轮使用效果。 该船可完全替代传统大功率燃油港作拖轮,IS210BPPCH1AD-IS200AEPAH1BHC填补了国内海上纯电动拖轮领域的空白,这款电动拖轮的投入使用,不仅标志着中国港口电动拖轮的诞生,更象征着绿色环保和高效作业的港口发展新趋势。经过两年的成功运行,这款电动拖轮已经成为港口作业的重要力量,为港口运输带来了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第2艘 2022年,再次与连云港港口合作,为第二艘5400马力纯电动拖轮提供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直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及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该拖轮总长39米,型宽10.5米,设计吃水3.7米,航速13节,系柱拖力(正拖)超过65吨,可实现码头快充2小时满电,且满足作业时长不低于8小时,具有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能耗少等性能优势。

Read More

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 铁矿石价格“过山车”,好望角型船市场看涨情绪分化?

2024-03-27 | no responses

在铁矿石价格“坐上过山车”及越来越多的钢铁原料商品堆积在中国港口后,市场看涨情绪开始分化。中国是最大的海运干散货商品买家,在如何解读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方面,航运分析师们意见不一。 2024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剧烈波动。数据显示,今年1月初,新加坡商品交易所铁矿石价格在最高一度超过每吨142美元,而此前最低回落到每吨97美元。两个多月时间跌幅超过30%,上周该价格又回升至约 110 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也在不断攀升。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数据显示,上周港口库存环比增加80万吨至14366万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钢厂库存环比增加124.66万吨至9394万吨。 两大因素可能已开始影响到此前活跃的海岬型船运价。上周,由于波罗的海海岬型船指数(BCI)的拖累,BDI结束了连续六周上涨的势头,单周下跌7.8%。上周五,BCI下跌至3482点,单周跌幅达到14.3%,海岬型航线 (5TC) 日平均租金价格跌破3万美元,至28,875 美元。 希腊航运数据平台 Signal 最新报告指出:“展望 3 月底,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当前的繁荣景象能否持续。”该报告列举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挣扎、铁矿石价格下行以及中国港口库存激增等挑战,Signal 认为这些挑战的原因是对炼钢材料的需求减弱。 船舶经纪商Arrow 同样表示:“铁矿石价格的剧烈波动和库存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船东‘略感不安’。” Arrow 认为,近期铁矿石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似乎是供应激增,而不是需求大幅下降。 此外,上周早些时候中国公布了好于预期的数据,全球宏观前景也有所改善,IS200AEPAH1BKE IS215WEPAH2BB这些因素似乎正在改善市场情绪。数据显示,中国 2月份新增居民贷款为-3369亿元,同比增速为-337.1%;中国人民银行在上周五维持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不变,同时从MLF操作中回笼资金。 Arrow指出,铁矿石价格跌破 90 美元时,将应该敲响警钟,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短期内波动可能会持续,但最新数据显示,我们可能已经到了全球工业周期的转折点,对工业大宗商品具有看涨影响。” 纽约研究咨询机构CommodoreResearch&Consultancy(以下简称“Commodore”)总裁Jeffrey Landsberg在最近的一篇社交媒体文章中指出,在库存上升时,甚至在钢铁产量下降时,中国往往会大量进口铁矿石。 他指出,铁矿石港口库存能力约为2.3亿吨,而目前的库存水平刚刚超过1.4亿吨,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库存本身并不令我们极为担忧。我们担心的是铁矿石现货价格。”Jeffrey Landsberg写道。 中国乐于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大量铁矿石。Commodore并不担心中国会减少购买,而是出口商会减少销售。

Read More

X-DO2401 985210203 大津重工批量建造多用途船项目多个节点密集推进

2024-03-27 | no responses

近期,天海防务全资子公司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紧扣节点计划,紧抓生产进度,为国外船东批量建造的多用途船项目迎来多个生产节点。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大津重工团队默默耕耘、不懈努力的体现,彰显了公司在船舶制造领域的扎实技术与稳中求进的作风。 3月7日,为德国船东JSP公司批量建造的10#5200吨多用途干货船(DJHC6060)项目顺利完成了签字交付。目前,X-DO2401 985210203该船已离开大津码头,扬帆远航,驶向新的旅程。在此,衷心祝愿这艘船一帆风顺、航程万里,为船东带来好运、荣耀和财富。 3月8日,为德国TOM Wörden公司批量建造的3#5900吨多用途干货船(DJHC6069)项目在公司室外船台成功接水。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该船舶的建造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续试航和交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3月13日至3月16日,X-DO2401 985210203为德国TOM Wörden公司批量建造的2#5900吨多用途船(DJHC6068)项目圆满试航归来。返航靠泊码头后,项目团队投入到试航意见消除和最后阶段完整性工作中,围绕交船工作展开最后冲刺,即将交付。 3月21日,为德国船东批量建造的7#5900吨多用途干货船(DJHC6099)项目在内业车间顺利举行开工仪式。随着船东代表启动开工点火按钮,激光切割机在钢板上迸发出耀眼的火花,第一块钢板开始切割,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工建造。 积蓄力量,踏春而行。进入2024年,大津重工团队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奋力向目标迈进。每张奋斗的照片,都见证了他们“热辣滚烫”的拼搏与付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津重工将继续书写佳绩,为船舶圆满交付贡献力量

Read More

X-DI3201 985210201 累计交付16艘!外高桥造船7000TEU船两船命名一船交付

2024-03-27 | no responses

3月26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德翔海运(T.S.LINES)建造的首制两艘7000TEU集装箱船“德翔·上海”轮(TS SHANGHAI)、“德翔·基隆”轮(TS KEELUNG)在外高桥造船隆重命名。其中,“德翔·上海”轮已于同日签字交付。截止目前,外高桥造船累计建造交付16艘7000TEU集装箱船,标志着外高桥造船中型集装箱船节拍化生产、批量化建造的新品牌和新优势已全面形成! 各方代表汇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参加命名仪式。X-DI3201 985210201德翔海运董事长陈德胜、董事庄壮丽、总经理涂鸿麟、资深副总经理黄仁杰、副总经理陈劭翔,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长李天碧,日本船级社高级副总裁饭田润一郎,中国船舶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董建福,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志勇,中船贸易副总经理吴爱军,外高桥造船总经理陈刚、副总经理张启鹏、总监包劼文及各公司相关代表参加命名仪式。仪式由外高桥造船总监李芝忠主持。 命名人德翔海运副总经理陈依琦、陈薇分别为新船命名,并共同为双轮剪彩揭幕。 陈刚向远道而来出席今天命名仪式的各位嘉宾朋友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在外高桥造船全力发展新一代品牌船型、丰富集装箱船产品结构的关键时期,德翔海运给予外高桥造船极大的支持。此次命名的两艘船舶的建造周期和过程完整性均实现了大幅提升,其中一艘还实现了半船主机吊装,这不仅是外高桥造船建造工艺的关键突破,也是船舶产品高效率建造、高质量交付的重大保障,更是德翔海运提升船东能力、创造财富的重要助力。外高桥造船将持续不断挖掘建造潜力,保持技术优势,确保双方后续项目实现高质量交付。 陈德胜对外高桥造船及各方的全力支持和不懈努力表示感谢,高度赞赏外高桥造船优秀的建造模式和建造效率,并充分肯定本次命名船舶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特点,以及在质量、油耗、装载量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为德翔海运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客户带来更具优势的服务提供关键助力。在系列船项目合作过程中,他感受到外高桥造船的专业性和高质量建造水平,德翔海运将与外高桥造船及各方在脱碳海运领域开展更多深入合作,在碳减排的道路上共同实现新的发展。他期待与外高桥造船携手并进,实现绿色航运和绿色造船融合发展的双赢局面。 “德翔·上海”轮(TS SHANGHAI)、“德翔·基隆”轮入籍日本船级社,采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设计SEALION 7000宽体船型。该型船是绿色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总长272米,型宽42.8米,型深24.6米,设计吃水13米,满载吃水15米,设计航速21.0kn,使用Model MAN 7G80ME-C10.5主机,船上设置800个冷藏集装箱插座。 X-DI3201 985210201该型船采用独具特色的S-BOW线型,配合高效螺旋桨和全悬挂扭曲舵,极大优化了快速性,同时兼顾航速、油耗及装载灵活性,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Ⅲ排放标准,硫氧化物满足IMO硫排放规定,配备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认证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第三阶段要求,是新一代高效、经济、绿色环保型中型集装箱船。 参加命名仪式的还有国台办经济局、交通运输部港澳台办、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振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明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海顺德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中联运通控股集团、联兴公司、亚细亚公司、联合船舶、上海德圣船务有限公司及驻各办代表、世邦集团、V ships管理公司、讯昌公司、马绍尔船籍国、Fleet Management监造团队、日本船级社现场组成员、新船船员等单位代表及外高桥造船相关部门负责人。

Read More

X-AI3201 985210213 这家船厂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汽车船再接单

2024-03-27 | no responses

3月25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公司Wallenius Wilhelmsen宣布与招商工业南京金陵正式签署4艘新一代“塑造者级”(The Shaper Class)9300车位甲醇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并附加额外4艘备选船舶订单。 包括最新订单在内,南京金陵这一系列全球最大甲醇动力汽车运输船订单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6艘。X-AI3201 985210213 根据此前船舶经纪公司Fearnley Securities估计每艘1.2-1.3亿美元的价格,全部16艘订单总金额将达到约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56亿元)。 据介绍,该系列甲醇双燃料船由Wallenius Wilhelmsen与招商工业旗下芬兰设计公司Deltamarin合作开发,为单机单桨,可装载约9300辆标准车,同时上货舱亦可装载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露天甲板还设置了集装箱装载区。船舶满足EEDI 3和Tier III,除可以使用甲醇燃料运营之外,还将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当氨燃料可以安全可靠地应用时,可实现立即进行改装。未来,船东还会加装气泡减阻、太阳能、电池等设备,是一款节能、环保的绿色船舶。 值得一提的是,Wallenius Wilhelmsen的新船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甲醇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Wallenius Wilhelmsen这批新船装载量达到了9350车,超过了去年3月招商轮船在招商局重工(江苏)订造的2艘9300车甲醇双燃料船。 Wallenius Wilhelmsen在去年10月与南京金陵签订了4+4+4艘9300车位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其中前4艘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交付。今年2月,Wallenius Wilhelmsen确认执行在南京金陵的前4艘备选订单,即最新签订正式建造合同的4艘,这批新船计划在2027年5月至11月陆续交付。 而随着额外4艘备选船舶的敲定,Wallenius Wilhelmsen目前在南京金陵还持有总计8艘汽车运输船备选订单待生效。 Wallenius Wilhelmsen表示,公司尚未就是否执行更多备选订单做出任何决定,新增4艘备选船舶也并不一定代表当前新造船计划的目标有所提高。 X-AI3201 985210213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Wallenius Wilhelmsen是一家私营挪威/瑞典航运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Wallenius Lines和Wilh. Wilhelmsen两家航运公司共同拥有。该公司是滚装航运和车辆物流、车辆运输、卡车和滚动运输全球市场领导者,旗下运营着大约130艘船组成的船队,服务32条通往五大洲的贸易航线。 据了解,招商工业南京金陵是国内滚装船建造最早、交付数量最多、产品类型最全的滚装船制造商,主打船型均为领先型或新一代的滚装船产品。作为招商工业旗下滚装船建造的核心成员,南京金陵核心产品“滚装船”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连续多年领跑全球滚装船制造领域。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加上Wallenius Wilhelmsen最新的4艘,招商工业南京金陵的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达到了31艘,超过广船国际(30艘)和与招商局重工(江苏)(29艘),排名全球第一。同时,招商工业旗下另一家船厂威海金陵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9艘、排名全球第9位。招商工业集团总体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共计69艘,牢牢占据这一船型领域的主导地位。

Read More

DYTP600A 61430001-ZY 黄埔文冲交付Schoeller第5艘2700TEU集装箱船

2024-03-27 | no responses

2024年3月25日,中国船舶集团下属黄埔文冲公司在龙穴厂区举行“CAPE SOREL”轮(H2478)交船仪式,较合同期提前128天交付。 在来宾见证下,Schoeller Holdings公司的子公司Columbia shipmanagement代表Rangel Vassilev、中船贸易代表黄锴、黄埔文冲公司代表徐青共同签署交船文件。 “CAPE SOREL”轮是黄埔文冲为Schoeller Holdings公司批量建造的2700TEU系列集装箱船的5#船,DYTP600A 61430001-ZY入级挪威船级社(DNV)。该船以出色的建造品质与效率受到船东认可,进一步夯实了公司与Schoeller Holdings公司的合作基础,深化了双方的合作情谊。 黄埔文冲船海事业部的锐进队作为该项目的建造团队,DYTP600A 61430001-ZY在推进项目的过程里,持续推进精益管理,立足批量船建造特征,破除“天花板”思想,在建造期间不断总结汲取前面船的建造经验教训,最大限度避免重复性错误发生,实现建造质量持续提升、周期持续缩短,重大节点一次又一次提前,创下5艘船接连高质、提前交付,一艘质量比一艘优越的记录,充分体现主建船型优势。 其中,最新交付的“CAPE SOREL”轮出坞及试航指标、周期均达到同系列船的最好状态,试航状态受到船东高度认可,为公司深耕市场做出积极贡献。 “CAPE SOREL”轮交付标志着船海事业部一季度生产任务圆满完成。项目组将继续发挥核心引领及带头作用,践行“精益管理”理念,以项目关键节点路径及建造指标作为工作的核心抓手,在近期内以更好的品质交付该系列的收官船,向船东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Read More

DYTP123A 61430001-TW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就位

2024-03-27 | no responses

3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刷新了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导管架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相当于“地基”,DYTP123A 61430001-TW用于支撑海上油气平台的庞大身躯与巨大吨位。“海基二号”导管架总高338.5米,超过北京国贸三期主楼高度,总重近37000吨,用钢量接近“鸟巢”国家体育场,是亚洲高度最高、重量最大的导管架。 由于“海基二号”的巨大吨位超过世界最大起重船的吊装能力,此次海上安装采用滑移下水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是利用导管架自身重力,并配合液压千斤顶助推,使导管架从驳船平稳地滑入海中,再通过导管架注水和起重船辅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扶正坐底和精准就位。 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海上安装涉及复杂设计计算、装备技术能力,恶劣海况施工等世界级工程挑战。“海基二号”安装地点位于距深圳东南约240公里的流花油田海域,应用水深约324米,是国内首次在超过300米水深的海域安装固定式导管架,所处海域台风频发,风浪及内波流强烈,安装技术难度和作业风险极高。 为此,项目团队调配亚洲最大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国内最大海洋油气工程起重船“蓝鲸7500”,全面提升船舶运输及安装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DYTP123A 61430001-TW通过先进定位系统和精确就位系统,不断调整导管架的位置姿态,使“海基二号”穿越324米深的海水实现精确就位,安装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实施大型导管架滑移下水作业近50次,累计安装重量75万吨,施工规模、最大重量、总吨位等均居于世界前列,建成了以“海洋石油229”为代表的大型施工装备,形成了从设计计算、仿真模拟,装船运输、滑移下水,到精确扶正就位等成套安装技术体系,为加快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按照作业计划,“海基二号”接下来将继续进行水下打桩和上部组块安装,完成海上安装后将应用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推动亿吨级老油田焕发新生机。

Read More

DYTP123A 61430001-TW 国内首艘!中集太平洋海工12000方LNG加注船完成倾斜试验

2024-03-27 | no responses

近日,由海油发展投资、中集太平洋海工建造的12000方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号(S1066)顺利完成倾斜试验,为船舶早日交付奠定坚实基。 倾斜试验是通过船舶横倾来求得船舶完工后的实际重量和重心高度的一种有效方法。DYTP123A 61430001-TW在船舶建造完工后,必须通过倾斜试验来测得船舶实际的重量和重心高度,以确定船舶航行时的稳性是否达到要求。因此,倾斜试验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给新建造的船舶“问初心”。 试验开始前,船厂、船东、设计单位、船检机构联合检查,确保船舶达到预定试验状态,试验自早上5点开始,历时4个小时,测试期间,船舶严格遵循倾斜试验大纲,通过9次精心安排的移动重量操作,实时测量船舶的横倾情况。精准检验建造船舶的实际重量和重心位置,有效验证设计阶段所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保障船舶安全稳定。 倾斜试验的成功实施,充分验证了该船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精准性,更彰显了其在正常及紧急情况下,卓越的整体稳定性,这一试验成果为船舶在极端条件下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项目团队正全力以赴,力求以卓越品质确保“海洋石油302”早日交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力量。 据了解,“海洋石油302”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船长132.9米、宽22米、深11.8米。该船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相比以往同类型船功能更齐全,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显著特点。 这是国内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CCS)入级建造检验的LNG运输加注船。DYTP123A 61430001-TW该船配置两个C型罐,单体容量为6000方,可满足所有舱型LNG燃料船的加注任务,被誉为加注船界的“万金油”。此外,该船LNG加注能力最高达2000立方米/小时,可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大型LNG燃料船的加注任务。 “海洋石油302”也是我国首艘自设计建造之初就兼具LNG运输及加注功能的绿色气体船,可航行于无限航区和B级冰区,亦可行至长江芜湖航段,完工交付后将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执行 “船对船”和“船对岸”的加注、“反输/补液”服务和为大型LNG动力船进行出厂前“惰化、冷舱、气试”及LNG的运输等服务。

Read More